中山堂4.30:在紫禁城邊,感懷崑曲逝去的時代
作者:譚譚(譚爍)
五一節遊人如織的喧囂,在踏入中山公園的那一刻,便絕了響。
沒想到,園內游客如此稀疏,即使這裡只與故宮景點入口——天安門一牆之遙。
青青草坪透出陣陣芳草香,空中零星的楊柳絮兒偶爾沾上衣衫,提醒著春天還未完。遒勁的松柏似乎都沾著帝王的霸氣,假山石小心的點綴其間,還有亭台樓榭和迴廊……
這座古園,原為明清帝王祭神祀天的地方,4月30日晚北方崑曲劇院的演出,就在這園內的音樂堂裡。看時間尚早,我不急不緩的賞味起春色來。幾處景緻,各自帶著故事,道出了時代,也道出崑曲興盛過後的飄搖、凋敝和淒涼……
拜殿的靈柩·飄搖的時代
方形祭壇的正北邊,是一座大殿,舊稱“拜殿”。如今處於待修狀態,被圍欄遮擋,無法近觀。
九十二年前的那個寒春,孫中山赴京商議國事時,不幸病逝。他的靈柩,從協和醫院抬送至拜殿中央,供人瞻仰。公祭期間,數十萬人來此憑弔,獻上的花圈和輓聯,與其說是為國父悼,不如說是為彼時四分五裂、內憂外患的時局而傷。
在舉國哀痛之時,遠在上海的實業家穆藕初,另有一番苦楚。他留學歸國後一手創建的紗廠,因受時局影響,已陷入難以挽回的困境,而他資助了數年的蘇州崑劇傳習所,也面臨關閉,可那時正是傳習所第一批學員正待“瓜熟蒂落”之際……
儘管頭一年為籌集資金,穆藕初曾率這班剛剛學有所成的孩子,在上海笑舞台連演了三天,但興辦教育,畢竟需要長期穩定的供給,如今憑他一己之力,已難以為繼……
孫中山先生辭世的那一年(1925年),崑劇傳習所這批十來歲的孩子——賦“傳”字於藝名之中、懷傳承崑劇之志願——再登上海舞台。雖名為出科(戲班學習期滿)之後的實習公演,實為開啟了靠唱腔、身段掙戲飯的坎坷路。
在京劇繁盛到了自成“海派”的大上海,加之電影等新興娛樂的風靡,崑劇表演若想立足,談何容易……
1927年,再也無力供養傳習所的穆藕初,不忍這幫苗子就此散去,只好全權委託另一位實業家嚴惠宇及其好友陶希泉接管。頗具商業頭腦的嚴,以“新樂府”為名組成昆班,並以反昆班傳統的 “造星”方式,大捧小生顧傳玠。這一舉措,雖最終捧紅了角兒,卻也為內部紛爭埋下伏筆。 1931年,顧傳玠選擇棄伶赴學,新樂府也就此解散。
斷了資糧的“傳”字輩,此時只剩三十餘人,他們自組“仙霓社”,繼續在上海、江浙一帶靠演戲為生,而他們的堅持,也為中華大地保留下崑曲的“火種”。不幸的是,1937年8月,日軍侵華的戰火燒到上海,也燒毀了戲班的全部家當。至1942年,名存實亡的仙霓社,終於瓦解……
宰牲亭的茶攤·凋敝的時代
北京中山公園的宰牲亭,原是為祭祀準備祭品的地方,旁邊還有神廚和神庫,以及一口水井。
解放前,亭子邊曾有一個茶攤,很多人知道賣茶的老頭兒會唱些崑曲,卻不知民國時期《北洋畫報》(1935.3.2)曾如此描述過舞台上的他:
“白伶演來,感人彌深。聞鈴一折,情景益為慘澹,夜雨敲窗,鈴聲悽楚,此時場面上僅明皇一人,而觀眾均能寂靜無嘩,聆此傷心之曲,綜觀全劇由快樂而悲悽,觀眾之心情亦隨台上共鳴。其感人之力,從可知矣。”
“白伶”,正是這位茶攤主——曾經的北方崑曲名伶白雲生。上段引用的,是對他飾演的《長生殿》中唐明皇的描述,而這只不過是眾多讚譽中的一小段罷了。 1930年代,白雲生曾與著名昆旦韓世昌同台合作,在全國六省巡演,使日漸衰亡的北方崑曲有了一絲復興的跡象,然而回程途中遭遇七七事變,待抗戰勝利,一切努力已蕩然無存。 1945年前後,全國已無專業崑劇團,藝人們也大多流散四方,而擺茶攤,則成為白雲生迫於生計下的選擇。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這是和他對戲的名旦韓世昌當年在北京哈爾飛大戲院演出時掛出的一幅台聯,也是崑曲凋敝時代的如實寫照……
石獅的埋葬·淒涼的時代
步行至祭壇南門外,可見一對造型獨特的石獅,從景點介紹得知屬宋代文物。 20世紀60年代文革期間,為保護石獅,公園職工將其掩埋,直至1971年才得以重新與遊客見面。
石獅這一近千年的文物,可以通過掩埋保存,再毫髮無損的重建天日,而崑曲這一六百年來口傳心授的表演藝術,則沒有這麼幸運……
1966年文革爆發前夕,北方崑曲劇院——中國第一個專業崑劇國家劇院,被勒令在三天之內解散,而劇院的房產、服裝、道具、樂器、設備、圖書、資料等,也劃歸給“樣板團”。隨後,上海、江蘇、浙江、湖南等地的崑劇團、以及河北的京崑劇團、乃至天津、保定、南京、上海等戲校的崑劇班,也全部解散。
從1966到1979年,在長達13年的時間裡,中國無崑曲之音……
場燈驟暗,將我倏的拉回到音樂堂的演出現場。銅鑼敲開了《玉簪記》的第一出。待閨門旦亮相時,即有捧角似的鼓掌。我非鑑賞家,但覺她的念白,至弱時猶如玻璃紙般,好生薄脆清透,而巾生的做工,也處處含著喜靈味兒。
崑曲曲調,只有一個聲部,多以竹笛為襯,婉約和緩,而平易的妝容和戲服,也有一種實感。舞台設計倒是極其寫意的,比如最後一出《秋江》中,一身艄公裝扮加一支漿就可表達江岸碼頭或濤中行舟了。為了照顧北方觀眾,丑角以普通話念白,這讓戲帶了一絲小品的味道。
不少觀眾都上了年紀,個別體力不支的,中途拄著拐杖、被人攙扶著離場。也有小孩,看了一半被家長帶出去了……
《玉簪記》這一明代崑劇經典,講述了南宋時期陳家小姐妙常在兵荒馬亂中與生母失散,遂投庵門帶發修行,與庵主侄兒潘必正一見傾心,私定了終身……以國難為背景的情節,很叛逆,很浪漫,也很圓滿,但一想到近代崑曲在國難中的傳承,又不禁戚戚然來……
……
走出音樂堂,右拐至祭壇東側的步道,回望上空,新月如鉤。再次漫步園中,所有景緻已被夜色籠罩。雖不復見,但我知道,它們還在。
【崑劇大事記(1956~2017)】
1956年,浙江國風昆蘇劇團在北京演出,由周傳瑛、王傳淞等“傳”字輩藝人主演的《十五貫》引發轟動。毛澤東、周恩來均親自觀看。 《人民日報》(1956.5.18)發表社論《從“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談起》。
1957年,北方崑曲劇院成立,韓世昌任院長,白雲生等任副院長。同年“反右運動”開始。
1966-1979年,(詳見上文)
1981年,仍然健在的16位“傳”字輩藝人在蘇州齊聚一堂,紀念崑劇傳習所誕生60週年。
1999年,美國紐約林肯中心上演了全本崑劇《牡丹亭》。
2001年,崑劇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2003年,位於蘇州的中國崑曲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2004年,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製作,兩岸三地藝術家攜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開始在世界巡演。
2014年,崑曲電影《紅樓夢》獲摩納哥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原創音樂和最佳服裝造型三項大獎。
2010年,倪傳鉞在上海仙逝,享壽102歲。他也是最後一位離開人世的“傳”字輩藝人。
2016年,國內外舉辦紀念湯顯祖逝世400週年活動。
2017年,北方崑曲劇院成立60週年系列演出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
© 譚譚演譯
用內容,成就觀眾的你、藝術的真、票房的喜
主要參考文獻 (MAIN REFERENCES)
-《崑曲辭典(上冊)》(洪惟助 主編)
-《崑曲新美學之崑曲簡史》(王安祈 主講,臺灣大學 EDU 頻道,2013)
-《穆藕初與崑曲: 民初實業家與傳統文化》(朱建明 著,洪惟助 編,秀威資訊出版,2013)
-《流動的斯文——合肥張家記事》(王道 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京都崑曲往事》(陳均·編,秀威資訊出版,2010)
-《叢肇桓談戲: 叢蘭劇譚》(叢肇桓 著,秀威資訊出版,2015)